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如影隨形_自製3D圖像
如影隨形_自製3D圖像
壹、前言
筆者日前撰寫了一篇「是光還是影!?」,說明了可以利用彩色光源做出如疊影般的光區(圖1),若兩個光源較接近,情況就類似本影與半影的效果。沒想到學生的想法更是「跳tone」,直接提出了另一種應用,「老師~~,那個看起來很像是網路上的3D圖片耶!」
是啊!這不就是3D圖像的基本原理嗎?二話不說,馬上著手進行實驗。
貳、3D圖像的原理
因為我們人類的眼睛主要視覺方向是正前方,但左右眼仍然有一個視角的差異,尤其看近處的東西更為明顯,讀者可以試著輪流閉起左眼和右眼,觀察近處的某一個物體,即可發現右眼會有較多的視野是在物體右側的範圍,左眼則相反(主要是物體左側的範圍)。當左右眼的視野重疊在腦中時(腦部會將這兩個左右視野很接近的影像,合成為一個影像),我們就會有立體的感受,也會對物體的距離和位置有更精確的判斷。
這樣左右眼所產生的視差,讓人類擁有更好的空間感,同時也讓影像(物體)更逼真,更有臨場感,但一般的圖畫或照片因為只有單一視角,所以無法呈現出立體的感覺,因此讓許多人開始迷戀起製作立體影像,早在19世紀,布魯斯特(David Brewster,1781-1868)就發表了一篇著名的研究「由雙眼視覺而知距離」(On the Knowledge of Distance as Given by Binocular Vision),並因而發明了立體攝影的技術。
直到現在,許多3D影像的技術問世,畫面也更加逼真,但其基本原理不外乎都還是利用左右眼的視差圖像合成為單一影像的概念(註1)。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機翼的原理
機翼的原理
壹、前言
筆者在96年撰寫了一篇「白努利的飛碟」(林宣安,2007),簡單說明了白努利的生平並介紹了「白努利定律」的實驗教具(圖1),後續也衍生出了另一篇「王建民的秘密」(林宣安,2008),製作了風洞與旋轉固定球的教具(圖2),說明了上飄球與下墜球球如何利用白努利定律的秘密。這一陣子(2011年11月)美國大聯盟來台和中華職棒的全明星賽,又讓學生開始有了話題,當然內舉不避親囉,直接叫學生先看看自己寫的這兩篇文章,我們再來討論王建民。
沒想到有學生卻看出了另一個端倪,「老師,你有張圖(圖3)我看不懂?」
有趣了,學生指給我看說,「為什麼機翼做成這樣就可以飛起來?如果反過來(圓端在後)或倒過來(圓弧端在下)會怎樣?」
訂閱:
文章 (Atom)
-
這種經驗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很多人三秒膠不是用完,而是放到乾掉... 但我幾乎一年會用掉2~3罐20g的三秒膠 三秒膠最討人厭的就是瓶口塞住 若重新用大頭針插入導通,經常會因為壓力的關係噴出來(尤其量還很多的時候) 這可是很危險的事,若眼睛剛好在上方就GG了 所以有賣俗稱老鼠...
-
交流電磁鐵的應用 壹、前言 日前筆者撰寫了有關「交流電磁鐵的迷思」一文,希望可以協助老師與學生澄清有關交 流電的一些迷思概念。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關交流電磁鐵的應用不少,最早在1887 年特斯拉 (Nikola Tesla,1856~1943,圖1)就發明了最早的無電刷交流電感應馬...
-
基納二極體又稱作穩壓二極體 通常都是反接讓它崩潰,反而產生一個穩定的端電壓 這個端電壓就可以拿來當作簡易的分壓電源或採樣電壓 崩潰電壓有很多規格 雖然上面有標號,但經常標號都已經模糊 如何檢測它的崩潰電壓就需要有一個低電流高電壓的電源來測試了 幸好以前累積了一些經驗 這樣電源應該...
電子元件的包裝袋秘密
很多電子模組都會用這種黑色半透明的包裝袋 為什麼要用這種特殊的包裝袋呢? 用一般的PE袋或PVC袋不行嗎? 這就要回到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來說了 傳統電路主要靠電流來控制電路 電子電路則是靠電壓來控制 (這麼粗略的說法一定會被罵,但無法在三千字內說清楚就乾脆不說了,有興趣研究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