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次移動摩擦與滾動摩擦那篇
利用滾動的方法幫助沒有力氣的人類運送物品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
一開始都是利用圓柱體的滾動來搬運
這個想法後來就變成了輪子
現在我們更厲害了
把圓柱體變成球體
也就是所謂的軸承(bearing),或叫作培林
但這已經是20世紀的事情了
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製造的工藝技術尚未成熟
軸承內部的金屬球需要承受極大的壓力
而且每一顆金屬球的大小規格與表面光滑程度要求都非常高
這是需要很精密的工業技術才能作到的事
決不是我們認知的黑手工廠
可以看看以下這間工廠的介紹,簡單又明瞭
http://www.kuangho.com.tw/chinese/bearinginfo1.html
當然發展到現在,許多品質參差不齊
市售很多軸承其實都是所謂的整新品(清洗之後再重新上架)
但只要原本的工業技術夠好
A級貨的整新品可能還比B級貨的全新品來得耐用
為了保護軸承內部的金屬球不要過度磨損或是生鏽
通常都會有一個保護殼
打開後會發現裡面充滿了濃稠的黃油
利用去漬油清洗乾淨之後就會非常「古溜」
裡面為了不讓金屬球相互撞擊
還會有一個保持器來固定金屬球的位置
讓金屬球只有滾動沒有滑動
還有一種更特別
有兩排可以自由旋轉的金屬球
讓軸承可以有不同的轉動角度
另外這種是可以分離的軸承
內部有一圈滾珠
上盤的金屬外殼可以承受極大的重量
讓整體可以輕易的旋轉
看一下影片會更有感覺
我怎麼會對這些東西這麼有興趣!!怪胎一枚...
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
訂閱:
文章 (Atom)
-
這種經驗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很多人三秒膠不是用完,而是放到乾掉... 但我幾乎一年會用掉2~3罐20g的三秒膠 三秒膠最討人厭的就是瓶口塞住 若重新用大頭針插入導通,經常會因為壓力的關係噴出來(尤其量還很多的時候) 這可是很危險的事,若眼睛剛好在上方就GG了 所以有賣俗稱老鼠...
-
交流電磁鐵的應用 壹、前言 日前筆者撰寫了有關「交流電磁鐵的迷思」一文,希望可以協助老師與學生澄清有關交 流電的一些迷思概念。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關交流電磁鐵的應用不少,最早在1887 年特斯拉 (Nikola Tesla,1856~1943,圖1)就發明了最早的無電刷交流電感應馬...
-
基納二極體又稱作穩壓二極體 通常都是反接讓它崩潰,反而產生一個穩定的端電壓 這個端電壓就可以拿來當作簡易的分壓電源或採樣電壓 崩潰電壓有很多規格 雖然上面有標號,但經常標號都已經模糊 如何檢測它的崩潰電壓就需要有一個低電流高電壓的電源來測試了 幸好以前累積了一些經驗 這樣電源應該...
電子元件的包裝袋秘密
很多電子模組都會用這種黑色半透明的包裝袋 為什麼要用這種特殊的包裝袋呢? 用一般的PE袋或PVC袋不行嗎? 這就要回到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來說了 傳統電路主要靠電流來控制電路 電子電路則是靠電壓來控制 (這麼粗略的說法一定會被罵,但無法在三千字內說清楚就乾脆不說了,有興趣研究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