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實驗已經改了許多次
三年前有個反骨的學生挑戰了這個實驗的bug
結果他和同學重新設計的實驗就為了驗證他的想法
這件事讓我印象超深刻~~
後來也寫成了教案
這個學生我也請他去了賽E趴分享
今年捲土重來
都用蒸發皿來加熱
一個加蓋(鋁箔),另一個不加蓋
操作變因為何?控制變因又有哪些?
只給了各組一個酒精燈?為甚麼?(我的酒精燈夠給每組兩個)
等待反應時,操作手必須隨時留意實驗情況
同時規劃手和紀錄手要先預測可能的結果,並寫在紀錄單上
加熱時不要攪拌,為何要等稍微冷卻後再翻動觀察?(除了安全因素外)
這些問題都是在實驗的備課過程中發現需要讓學生去留意的
最後記錄所有觀察到的細節
有些組不小心戳破了加蓋的鋁箔
「老師~~,我們做失敗了...」
「沒有甚麼實驗叫做失敗,所有實驗都是成功的實驗」
「你必須接受所有實驗的結果,因為他就是真實發生的事」
「重點不是實驗的結果是否合乎預期,重點是你能不能合理解釋得到的實驗結果」
經過一學期的訓練
學生真的進步了,可以稍微寫出句子描述(之前只有名詞...)
再來就是慢慢要求寫出短文了
改完後發回讓他們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再用其他顏色的筆訂正,有寫的就再加分
結果回收了六成~~超乎我的預期啊
紀錄單的來回批改也許浪費了老師許多時間
但也更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問題給予不同的建議
當學生可以自己想出答案時(當然老師需要適時的引導)
看到他們自信的眼神,就值了!!
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
訂閱:
文章 (Atom)
-
這種經驗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很多人三秒膠不是用完,而是放到乾掉... 但我幾乎一年會用掉2~3罐20g的三秒膠 三秒膠最討人厭的就是瓶口塞住 若重新用大頭針插入導通,經常會因為壓力的關係噴出來(尤其量還很多的時候) 這可是很危險的事,若眼睛剛好在上方就GG了 所以有賣俗稱老鼠...
-
交流電磁鐵的應用 壹、前言 日前筆者撰寫了有關「交流電磁鐵的迷思」一文,希望可以協助老師與學生澄清有關交 流電的一些迷思概念。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關交流電磁鐵的應用不少,最早在1887 年特斯拉 (Nikola Tesla,1856~1943,圖1)就發明了最早的無電刷交流電感應馬...
-
基納二極體又稱作穩壓二極體 通常都是反接讓它崩潰,反而產生一個穩定的端電壓 這個端電壓就可以拿來當作簡易的分壓電源或採樣電壓 崩潰電壓有很多規格 雖然上面有標號,但經常標號都已經模糊 如何檢測它的崩潰電壓就需要有一個低電流高電壓的電源來測試了 幸好以前累積了一些經驗 這樣電源應該...
電子元件的包裝袋秘密
很多電子模組都會用這種黑色半透明的包裝袋 為什麼要用這種特殊的包裝袋呢? 用一般的PE袋或PVC袋不行嗎? 這就要回到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來說了 傳統電路主要靠電流來控制電路 電子電路則是靠電壓來控制 (這麼粗略的說法一定會被罵,但無法在三千字內說清楚就乾脆不說了,有興趣研究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