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字軸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只能面對它...
通常遇到障礙的時候就讓自己歸零
開始看看身邊還有時麼東西可以用
開始翻垃圾,逛五金行...
發現以前留了一根樟木
感覺上滿硬的,至少比合板好太多
反正沒路走了
就再試一次看看
鑽的時候就明顯感覺到木頭很硬
裝上轉軸後
依然撐不住馬達的高扭力
看來必須換個角度來想了
人家怎麼作的?
電風扇也是D字軸
但風扇和轉軸的密合度很高
厚度也夠
所以不會有磨損的問題
但就是找不到6mm的D字軸的風扇
我自己做的密合度又不夠(要出動CNC才辦得到了)
改裝到起子的梅花頭?
換掉D字頭呢?
焊接上螺母?
電鑽頭呢?
電鑽頭的夾具應該力量夠了吧!!
也方便拆卸
立馬(其實也已經過了好幾天)裝好在輪子上
強度確實夠
裝在D字軸上似乎也沒問題了
忽然覺得眼前又一片光明
女兒在旁邊看著我搞了好幾個星期
「你怎麼知道這樣裝會有效?」
「因為我失敗過太多次了...當我失敗後,我就會有感覺怎樣會沒效,但這樣是否有效,我也不知道...」
「喔~~」女兒似乎聽懂了一些我話中的意思,很多事情都是失敗中去學習的
我為什麼知道這麼作?
不是我「知道」
而是因為我「不知道」
所以我後來知道了
利用電鑽頭確實解決了D字頭和輪子之間固定的問題
我一度認為痛苦結束了...
上車...不穩...跌下車...
「喀!」的一聲,不祥的預感出現了
輪子沒脫落
但轉軸整個歪掉了..
.
天啊~~
馬達扭力是夠(雖然還是感覺到拖得很辛苦...)
但剛性不夠
轉軸只有6mm撐不住因為夾具伸長轉軸所產生的力矩
整個都彎曲了...
心臟垮了
最花錢的東西也要出現了
沒了馬達
萬事俱備,東風卻來了又走
估狗了好幾天
淘寶的馬達不接受集運
賣家直送的運費高得驚人
實在不划算
加上這次的經驗
沒看到東西
只怕又會再花冤枉錢
找了又找
一個全新60W上下的減速馬達售價4800
實在花不下去
只好從二手馬達下手
臺中的二手馬達店少得可憐
最後終於找到兩個適合的
60W,40轉,日製,10mm缺口軸,扭力16kgw.m(老闆說的)
真的是要在台灣買
順便和老闆聊聊
你就可以懂得更多
畢竟行行都是專業啊~~
中古馬達一個1200
很掙扎
但還是買了兩個
這下子要重新配置零件了
馬達很重
需要有一個強力的固定座
就用木板直接幫她蓋一個家吧!!
速度控制器也要調整位置
一切就緒後
試車...終於OK了...感動到痛哭流涕
但...工作還沒結束
這台破車沒有陀螺儀
重心這麼高一定會不穩
加上輔助輪是一定要的
這個車體因為兩個大馬達和電池已經沒有太多空間了
輔助輪怎麼加?放哪裡?輪子的大小?可動輪或固定輪?強度夠嗎?
這下子又要解決另一個難題了!(待續)
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訂閱:
文章 (Atom)
-
這種經驗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很多人三秒膠不是用完,而是放到乾掉... 但我幾乎一年會用掉2~3罐20g的三秒膠 三秒膠最討人厭的就是瓶口塞住 若重新用大頭針插入導通,經常會因為壓力的關係噴出來(尤其量還很多的時候) 這可是很危險的事,若眼睛剛好在上方就GG了 所以有賣俗稱老鼠...
-
交流電磁鐵的應用 壹、前言 日前筆者撰寫了有關「交流電磁鐵的迷思」一文,希望可以協助老師與學生澄清有關交 流電的一些迷思概念。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關交流電磁鐵的應用不少,最早在1887 年特斯拉 (Nikola Tesla,1856~1943,圖1)就發明了最早的無電刷交流電感應馬...
-
基納二極體又稱作穩壓二極體 通常都是反接讓它崩潰,反而產生一個穩定的端電壓 這個端電壓就可以拿來當作簡易的分壓電源或採樣電壓 崩潰電壓有很多規格 雖然上面有標號,但經常標號都已經模糊 如何檢測它的崩潰電壓就需要有一個低電流高電壓的電源來測試了 幸好以前累積了一些經驗 這樣電源應該...
電子元件的包裝袋秘密
很多電子模組都會用這種黑色半透明的包裝袋 為什麼要用這種特殊的包裝袋呢? 用一般的PE袋或PVC袋不行嗎? 這就要回到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來說了 傳統電路主要靠電流來控制電路 電子電路則是靠電壓來控制 (這麼粗略的說法一定會被罵,但無法在三千字內說清楚就乾脆不說了,有興趣研究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