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聽到幾個老師在討論某某東西的原理
「那就是OO原理啊,很簡單...」
「基本上就是利用電磁感應和磁效應就可以做出來了...」
「只是一個簡單的RC電路而已...」
...
其實聽到這種對話,通常我都會默默走開比較多
擺明了就是「說的一嘴好科學」!!
你曾經把這些原理付諸實踐過嗎?
你真的知道在現實世界中,原理通常都不是那麼原理嗎?
當你沒真正做過時,請不要輕易說出「簡單」兩個字
在我們教育的過程中就是因為太過重視科學原理,忽視了實踐的過程
因此對許多技術人員(技職教育)不夠重視,也不夠尊重
「知道」不代表能「做到」
「做到」需要的磨練與付出的心力絕對不亞於「知道」
就是因為這樣
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知道又做到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第一線的老師都非常崇拜陳秋民教授的原因吧~~(當然我也是鵝爸粉絲)
馬蓋先永遠就是無可取代的馬蓋先
2019年1月17日 星期四
免保養電池回春
鉛蓄電池依舊是許多大功率電源的首選
構造簡單、穩定、電流量又大
以一般車用鉛電池來說隨便都是數百安培的輸出
因此我的點焊機做了許多種類
後來最常用的還是鉛電池
我用的是7Ah的規格
體積不大,電流量也還夠我的需求
但最近似乎開始耍脾氣了
現在的鉛電池幾乎清一色都是所謂免保養的
和早期需要加電解液(硫酸水溶液)的就差在不用去管電解液是否需要添加
其他主成分都大同小異
只是免保養的電池利用了一些構造的設計
和內部隔絕正負極的隔離板的材質
讓水比較不容易蒸發
詳細的構造可以看湯淺電池的官網(比起在網路亂搜尋好多了)
http://www.yuasa.com.tw/service_and_knowledge04.php?lang=
但其實裡面的水還是會逐漸蒸發(只是比起需保養的要緩慢許多)
因此如果開始出狀況
只要打開添加一些電解液,通常就可以救回來一陣子
但需要一些暴力才能打開蓋子
不同的廠牌也不太一樣
可以從注入孔看到電解液幾乎看不到了
這就是兇手了!!
添加的電解液比重通常在1.28左右
其實可以直接拿濃硫酸調就好(我有濃硫酸??!!)
但人家幫你調好只要幾十元,就不要麻煩了
用滴管慢慢加入到看到液體就可以了
最後再蓋回蓋子,用膠帶固定就可以回春了
但不可能像新的一樣
手邊也沒有儀器可以檢測電容量
但我的機車這樣胡搞被我救回好多次
原則上可以再撐半年以上
但汽車用電池就絕對、絕對不建議這樣做了
畢竟在車內溫度高
電解液在沒有原廠密封的情況下多少容易溢出
加上車用的電流量極高
別亂搞,出事就是大事
乖乖去促進經濟就好了~~
構造簡單、穩定、電流量又大
以一般車用鉛電池來說隨便都是數百安培的輸出
因此我的點焊機做了許多種類
後來最常用的還是鉛電池
我用的是7Ah的規格
體積不大,電流量也還夠我的需求
但最近似乎開始耍脾氣了
現在的鉛電池幾乎清一色都是所謂免保養的
和早期需要加電解液(硫酸水溶液)的就差在不用去管電解液是否需要添加
其他主成分都大同小異
只是免保養的電池利用了一些構造的設計
和內部隔絕正負極的隔離板的材質
讓水比較不容易蒸發
詳細的構造可以看湯淺電池的官網(比起在網路亂搜尋好多了)
http://www.yuasa.com.tw/service_and_knowledge04.php?lang=
但其實裡面的水還是會逐漸蒸發(只是比起需保養的要緩慢許多)
因此如果開始出狀況
只要打開添加一些電解液,通常就可以救回來一陣子
但需要一些暴力才能打開蓋子
不同的廠牌也不太一樣
可以從注入孔看到電解液幾乎看不到了
這就是兇手了!!
添加的電解液比重通常在1.28左右
其實可以直接拿濃硫酸調就好(我有濃硫酸??!!)
但人家幫你調好只要幾十元,就不要麻煩了
用滴管慢慢加入到看到液體就可以了
最後再蓋回蓋子,用膠帶固定就可以回春了
但不可能像新的一樣
手邊也沒有儀器可以檢測電容量
但我的機車這樣胡搞被我救回好多次
原則上可以再撐半年以上
但汽車用電池就絕對、絕對不建議這樣做了
畢竟在車內溫度高
電解液在沒有原廠密封的情況下多少容易溢出
加上車用的電流量極高
別亂搞,出事就是大事
乖乖去促進經濟就好了~~
訂閱:
文章 (Atom)
-
這種經驗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很多人三秒膠不是用完,而是放到乾掉... 但我幾乎一年會用掉2~3罐20g的三秒膠 三秒膠最討人厭的就是瓶口塞住 若重新用大頭針插入導通,經常會因為壓力的關係噴出來(尤其量還很多的時候) 這可是很危險的事,若眼睛剛好在上方就GG了 所以有賣俗稱老鼠...
-
交流電磁鐵的應用 壹、前言 日前筆者撰寫了有關「交流電磁鐵的迷思」一文,希望可以協助老師與學生澄清有關交 流電的一些迷思概念。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關交流電磁鐵的應用不少,最早在1887 年特斯拉 (Nikola Tesla,1856~1943,圖1)就發明了最早的無電刷交流電感應馬...
-
基納二極體又稱作穩壓二極體 通常都是反接讓它崩潰,反而產生一個穩定的端電壓 這個端電壓就可以拿來當作簡易的分壓電源或採樣電壓 崩潰電壓有很多規格 雖然上面有標號,但經常標號都已經模糊 如何檢測它的崩潰電壓就需要有一個低電流高電壓的電源來測試了 幸好以前累積了一些經驗 這樣電源應該...
電子元件的包裝袋秘密
很多電子模組都會用這種黑色半透明的包裝袋 為什麼要用這種特殊的包裝袋呢? 用一般的PE袋或PVC袋不行嗎? 這就要回到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來說了 傳統電路主要靠電流來控制電路 電子電路則是靠電壓來控制 (這麼粗略的說法一定會被罵,但無法在三千字內說清楚就乾脆不說了,有興趣研究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