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簡易抽氣與加壓裝置

這是老東西了
PO出來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但今天實作研習還是有老師第一次知道
就記錄一下好了

抽氣是空氣(或壓力)實驗一定會需要用到的設備
抽氣機當然是最好
但就是不方便
市售的抽氣罐
其實能抽到一半的大氣壓算不錯了
主要還是抽氣管和桶子之間的密合問題



可以用醫療三通活栓的變換來抽氣



但利用水族用的單向閥也是簡單又方便的方法

單向閥一進一出裝在三通上
其實就是一邊打氣,一邊抽氣
看你實驗的需求了

直接用針筒就能抽氣(或加壓)
若壓力太低力氣不夠了
換上小針筒就可以比較省力一些

裝上氣壓表就可以方便知道現在的壓力狀況
原則上我們大概可以抽到剩下1/3左右的大氣壓



用玻璃罐可以方便觀察內部
蓋子內緣加上一片海綿板


氣密效果會更好(不加其實也可以的)
再利用點滴的控制器就可以洩壓


接下來就是您發揮教學創意的時候了!!

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改造電池座充

當我老婆換手機的時候...
我就有新手機了!!

但原廠附的座充不知怎麼著
充電速度越來越慢
手機的micro usb 插孔也壞了
沒座充等於宣告這台手機的死刑!!
以前買過許多萬用充電器
但這種充電器其實比較適合充接點在正面的舊型電池

現在的電池接點幾乎都在側面
這種萬用座充很難碰到接點
不管了
決定自己搞一個座充就好了
全部用冰棒棍搞定

拆開萬用充電器
裡面很簡單
就是一塊IC板而已

先用冰棒棍組合出電池的大小
用白膠其實就可以很好固定


麻煩的是如何將充電器的接點穩定地接觸電池
這是預料中最難解決的事...

常常有人問我
我都事先設想好作法和步驟才開始動手的嗎?
其實剛好相反
我經常都只有一個想法
再來隨機應變
很多設計的巧思
其實很難在一開始就憑空想出來
你必須走到那個步驟了
才會有那個想法
麻煩事往往就這麼解決了

回到充電器接點的問題
原本想利用原始充電器的鐵片
但實在太難固定
決定放棄
那如果直接就突出一小塊金屬呢??
金屬膠帶啊!!!

用銅箔膠帶會比鋁箔膠帶好很多
其實鋁箔很容易氧化的
充電器的功率小
小小的電阻就會大大的影響充電效率
所以貼上數圈的銅箔
位置剛好在電池接點上


一定要能卡緊電池
所以還是決定用螺絲固定住,比較是長久之計
背面突出的螺絲再用砂輪機磨掉


再修一下裝電池的外框
焊接上110V的電源線

固定IC板
再將充電線焊接在銅箔上

完成了!!

充電效果不錯
可以讓我的新手機再多活一陣子了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自製聽診器

「同學,為什麼聽診器可以清楚聽到微小的聲音呢?」
「因為固體傳聲的效果比較好啊!」
「....你們理化老師是誰?好像是我耶~~」
天啊~~這會不會是一個共同的問題啊!

原來學生普遍認為聽診器的導管是一條實心的「金屬」(這不會太重嗎?)
其實聽診器的管子是空心的
靠的就是讓聲音不斷的在管子裡反射
讓聲音可以儘量傳遞到耳中
聲音自然會比較大聲
市面上除了聽診器
耳導管耳機也是這樣的原理
因為喇叭不在耳塞中
理論上戴起來就會比較輕也比較舒適


這下子理化老師要反省一下了
決定從實作中來學習
利用透明的管子來作聽診器
這下子裡面就看得很清楚了吧!!沒有東西好不好
利用三通串接三條水管

末端套上塑膠漏斗
不要問我為什麼剛好
它就剛剛好我也不知道
利用包鮮膜當震動膜
一定要繃緊效果才會好(這是成敗的關鍵之一)
不裝其實也聽得到心跳聲
可以自己比較看看異同


耳朵的部分貼上泡棉膠帶
再修飾一下外型
塞入耳朵才會比較舒適
隔音效果也才會好(這是成敗的關鍵之二)



完成了


試聽看看
雖然沒有真正的聽診器清楚(廢話!!)
但聽得到心跳聲喔

重點是...管子裡沒有金屬好嗎?同學!!

後記
在書局發現有這種矽膠替換耳塞
隔音效果更好
也剛好可以裝在塑膠管上


自製聽診器

「同學,為什麼聽診器可以清楚聽到微小的聲音呢?」
「因為固體傳聲的效果比較好啊!」
「....你們理化老師是誰?好像是我耶~~」
天啊~~這會不會是一個共同的問題啊!

原來學生普遍認為聽診器的導管是一條實心的「金屬」(這不會太重嗎?)
其實聽診器的管子是空心的
靠的就是讓聲音不斷的在管子裡反射
讓聲音可以儘量傳遞到耳中
聲音自然會比較大聲
市面上除了聽診器
耳導管耳機也是這樣的原理
因為喇叭不在耳塞中
理論上戴起來就會比較輕也比較舒適


這下子理化老師要反省一下了
決定從實作中來學習
利用透明的管子來作聽診器
這下子裡面就看得很清楚了吧!!沒有東西好不好
利用三通串接三條水管

末端套上塑膠漏斗
不要問我為什麼剛好
它就剛剛好我也不知道
利用包鮮膜當震動膜
一定要繃緊效果才會好(這是成敗的關鍵之一)


耳朵的部分貼上泡棉膠帶
再修飾一下外型
塞入耳朵才會比較舒適
隔音效果也才會好(這是成敗的關鍵之二)



完成了


試聽看看
雖然沒有真正的聽診器清楚(廢話!!)
但聽得到心跳聲喔

重點是...管子裡沒有金屬好嗎?同學!!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光學實驗的利器_線型雷射

光學實驗絕對不能缺的就是雷射筆了
但若要看到光路徑還是需要一些大粒子產生庭德爾效應
不外乎就是撒上一些粉筆灰或是香的煙



十年前偶然發現利用透明圓柱的折射就可以讓點狀的雷射
變成線狀的雷射
這樣實驗起來就方便多了!!
若三支並聯
就可以呈現透鏡的光路徑了











以前用的都是紅光
但光度還是不夠,關燈效果才會好
綠光雷射便宜之後
當然就要出動綠光啦
若只有一支
單純用微動開關也還好(一直按著才通電)


但如果要並聯三支
就要固定開關才方便了!!

綠光功率要夠大
還是要出動鋰電池才夠用
原本就有許多18650
所以直覺就是買18650的綠光
但並聯三支之後...殘念~~
太寬了
原本實驗室的透鏡不夠大
繳了許多學費之後
才發現有另一種電池規格是16340
三支並聯少了將近1公分
完美啊!!
在這裡 http://www.pcstore.com.tw/sylife/M18704509.htm
一支550,散裝可以更便宜(不過量要夠大)

原本用保險絲管,但綠光太強
保險絲管裏的小電線已經會影響了
所以只好裁切玻棒來用
若只是一支
直接用隨意貼黏土就能搞定




三支呢?
做個盒子吧!!
用PP板切出三支的規格

上層多留出約1-2mm的空間
黏貼上海綿板
這樣才能將雷射筆卡住


最後再用熱熔膠固定盒子的形狀

為了讓三支能完整的並列
用膠帶調整了後端的寬度
讓前後寬度可以一致


前端的玻棒高度需要微調
這是細工,只能慢慢來了





最後再加上一塊檔板固定玻棒


背面黏上軟質磁鐵
方便固定在黑板上

完美啊~~~







上課燈全開的情況下也完全沒問題!!

電子元件的包裝袋秘密

很多電子模組都會用這種黑色半透明的包裝袋 為什麼要用這種特殊的包裝袋呢? 用一般的PE袋或PVC袋不行嗎? 這就要回到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來說了 傳統電路主要靠電流來控制電路 電子電路則是靠電壓來控制 (這麼粗略的說法一定會被罵,但無法在三千字內說清楚就乾脆不說了,有興趣研究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