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為什麼聽診器可以清楚聽到微小的聲音呢?」
「因為固體傳聲的效果比較好啊!」
「....你們理化老師是誰?好像是我耶~~」
天啊~~這會不會是一個共同的問題啊!
原來學生普遍認為聽診器的導管是一條實心的「金屬」(這不會太重嗎?)
其實聽診器的管子是空心的
靠的就是讓聲音不斷的在管子裡反射
讓聲音可以儘量傳遞到耳中
聲音自然會比較大聲
市面上除了聽診器
耳導管耳機也是這樣的原理
因為喇叭不在耳塞中
理論上戴起來就會比較輕也比較舒適
這下子理化老師要反省一下了
決定從實作中來學習
利用透明的管子來作聽診器
這下子裡面就看得很清楚了吧!!沒有東西好不好
利用三通串接三條水管
末端套上塑膠漏斗
不要問我為什麼剛好
它就剛剛好我也不知道
利用包鮮膜當震動膜
一定要繃緊效果才會好(這是成敗的關鍵之一)
耳朵的部分貼上泡棉膠帶
再修飾一下外型
塞入耳朵才會比較舒適
隔音效果也才會好(這是成敗的關鍵之二)
完成了
試聽看看
雖然沒有真正的聽診器清楚(廢話!!)
但聽得到心跳聲喔
重點是...管子裡沒有金屬好嗎?同學!!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
這種經驗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很多人三秒膠不是用完,而是放到乾掉... 但我幾乎一年會用掉2~3罐20g的三秒膠 三秒膠最討人厭的就是瓶口塞住 若重新用大頭針插入導通,經常會因為壓力的關係噴出來(尤其量還很多的時候) 這可是很危險的事,若眼睛剛好在上方就GG了 所以有賣俗稱老鼠...
-
當然,之前已經先教過標準伏特計和安培計的接法與注意事項 但真正讓學生練習操作的是三用電表 這才是真正讓電學接地氣的工具 基本上要先從認識三用電表開始 包含段位的代號,數字與單位的意義(物理量) 螢幕顯示的意義,超過範圍顯示甚麼?正負接錯又會出現甚麼? 更重要的是測量電流時特別要注...
-
很多初學的學生或許因為參考書或課本的寫法 誤以為接觸起電和感應起電只適用於金屬 其實三種起電方法是所有物質都可以成立的 只是金屬的起電必須做好絕緣 (冬天車體容易帶靜電就是空氣和車體摩擦的關係) 否則馬上就會流失電荷,讓人誤以為無法產生靜電 直接利用保麗龍球和包上鋁箔的金屬球來示...
電子元件的包裝袋秘密
很多電子模組都會用這種黑色半透明的包裝袋 為什麼要用這種特殊的包裝袋呢? 用一般的PE袋或PVC袋不行嗎? 這就要回到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來說了 傳統電路主要靠電流來控制電路 電子電路則是靠電壓來控制 (這麼粗略的說法一定會被罵,但無法在三千字內說清楚就乾脆不說了,有興趣研究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