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

管長與頻率

前一陣子教聲音說到直笛的例子
"原則上"笛子越長(按壓的孔越多)音調就越低
學生從小就學過直笛
很容易產生連結
後來有學生私底下來問我
「老師~那為什麼直笛用力吹,音調也會變高?難道吹的力量也會改變音調的高低?」
好小子!這種問題也被追問出來了
"基本上"管樂器的長度就決定了頻率的高低
但"實際上"可能會更複雜一點
想要了解其中的原理
很多時候就非得話說從頭
沒有捷徑
這也是自然科學會讓許多人卻步的原因吧...
就是"沒.有.捷.徑."

空氣在管子裡振動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如果是兩端都封口的管子會比較容易理解
當波動碰到一個障礙物就會有反射的現象
但反射波卻會和原先行進方向的入射波合成
就會使得介質(管內的空氣)內的某些位置不振動(節點)
包含在管子的兩端就會產生節點
也就形成所謂的駐波(standing wave)
頻率越高,產生的節點數量也會越多
有關駐波的現象之前有一篇_通通給我立正站好有討論過
有興趣的夥伴可以去看看




但管樂器不可能兩端封口啊~~(最常見的就是排笛或管風琴)
因此若管子其中一端是開口
那就會在開口的那一端產生最大的振幅
也就是"其中一個"波腹的位置
大概就像以下的圖形


所以管子越長,波長也就越長
在相同介質(波速相同)的情況下,頻率就會越小
因此就產生了管子越長,音調越低的結果

那為什麼吹得越用力,音調又會越高呢?
同樣的,為什麼敲鼓敲的越用力,音調卻不變?

最簡單的原因當然就是振動的介質種類不同
敲擊鼓面的介質就是鼓皮本身
鼓皮本身就有屬於自己的自然頻率
即使敲擊一下,就會產生固定頻率的振動
除非敲擊速度超過鼓皮振動的頻率
否則不管敲的多快,產生的音頻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只是聽起來比較急而已

但管子發聲的振動體就是空氣本身
當空氣快速切過管子的外緣時
就會使內部的空氣產生振動
若外緣的空氣流動的速度越快
內部空氣振動的頻率就越快
聽到的音頻當然也會比較高
那這兩種音頻(速度快和速度慢)有甚麼關係嗎?
當然有!!
科學怎麼會放過這個有趣的現象
不小心寫太多了...
下一篇再用實驗來說明

電子元件的包裝袋秘密

很多電子模組都會用這種黑色半透明的包裝袋 為什麼要用這種特殊的包裝袋呢? 用一般的PE袋或PVC袋不行嗎? 這就要回到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來說了 傳統電路主要靠電流來控制電路 電子電路則是靠電壓來控制 (這麼粗略的說法一定會被罵,但無法在三千字內說清楚就乾脆不說了,有興趣研究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