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上這個反應是很理所當然的
就是會產生硫酸鈣的白色沉澱
但實際做過這個實驗嗎?
結果很讓人灰心...
不管(飽和)石灰水加濃硫酸或稀硫酸,甚至直接加入96%的最高濃度硫酸
甚至在放在冰塊中冰鎮
依然看不出絲毫的沉澱...
映辛學妹給了一些建議,「會不會是鈣離子濃度不夠?」
有可能喔~~
因此直接配了氯化鈣的溶液
一加入硫酸馬上白色就現形~~
這下子上課得更小心地說明了
若再從理論來看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雖然不一定準,但參考參考吧,又不是寫論文...)
硫酸鈣溶解度0.24g
氫氧化鈣溶解度0.185g
若取100ml的石灰水來做實驗
計算結果如下
沒算沒事,算了才發現
理論上沉澱只有0.1g !!!
我實驗取的石灰水基本上也不到10ml
換句話說沉澱理論上只有不到0.01g
另外,溫度對硫酸鈣的影響似乎也不大
(對岸的資料,參考就好,別太認真)
難怪沒感覺啊~~
-
這種經驗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很多人三秒膠不是用完,而是放到乾掉... 但我幾乎一年會用掉2~3罐20g的三秒膠 三秒膠最討人厭的就是瓶口塞住 若重新用大頭針插入導通,經常會因為壓力的關係噴出來(尤其量還很多的時候) 這可是很危險的事,若眼睛剛好在上方就GG了 所以有賣俗稱老鼠...
-
被人慫恿花了將近兩百買了一條號稱20A,1000V的鍍金純銅超尖測試線 手感真是沒話說... 之前我都喜歡把探針頭直接剪掉換成鱷魚夾頭 但這麼貴的線我實在剪不下手 而且超細探針頭在檢查電路板的時候非常好用,當然不能剪啊 於是就想辦法做一組轉接頭來用用吧 基本上不同的東西要改造只能...
-
當然,之前已經先教過標準伏特計和安培計的接法與注意事項 但真正讓學生練習操作的是三用電表 這才是真正讓電學接地氣的工具 基本上要先從認識三用電表開始 包含段位的代號,數字與單位的意義(物理量) 螢幕顯示的意義,超過範圍顯示甚麼?正負接錯又會出現甚麼? 更重要的是測量電流時特別要注...
電子元件的包裝袋秘密
很多電子模組都會用這種黑色半透明的包裝袋 為什麼要用這種特殊的包裝袋呢? 用一般的PE袋或PVC袋不行嗎? 這就要回到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來說了 傳統電路主要靠電流來控制電路 電子電路則是靠電壓來控制 (這麼粗略的說法一定會被罵,但無法在三千字內說清楚就乾脆不說了,有興趣研究的可以...